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逐年增多,混凝土需求量也随之增大,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首先表现在搅拌站数量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其次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许多搅拌站都很重视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提高,建立了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甚至研究院等机构。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和其它行业一样,要做好自己的混凝土,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不仅需要在质量、供应等方面下工夫,更要重视服务,尤其是技术服务。笔者认为,预拌混凝土的技术服务,是一个迫切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尤其是在技术服务方面,有些企业做得是很不错的。但很多企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或者误区,造成优质的预拌混凝土不能够形成优质的混凝土结构,甚至是不该出现的质量事故。笔者谨浅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业界同行对该问题的关注。
(一)预拌混凝土需要技术服务
预拌混凝土企业需要做好技术服务,这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竞争的需要,而且是由预拌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预拌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所以有时也叫作商品混凝土;或者严格地说,它不是商品,不具备商品的属性,突出表现在它一生产出来,就开始发生水化反应,由流动的混凝土变化为硬化的混凝土结构,它没有也不可能有保质期,也不能够在混凝土出售前进行质量检测,它形成的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不完全由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决定,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对混凝土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更多的人认为预拌混凝土只是一种中间产品。也正是它这种特殊的性能,决定了预拌混凝土比其他商品更需要技术服务。
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者是建筑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应该说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工地,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对混凝土(尤其是特殊混凝土)的正确使用,如合理的拆模时间,正确的养护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观念上,不少人认为他使用了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应该由搅拌站来负责,和自己关系不大,因而在混凝土的使用方面疏于管理;预拌混凝土的直接使用者,大多是民工,很少经过必要的培训,他们对混凝土的认识,那就更加模糊而且片面。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合格的优质的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生产企业而言,提供并且做好技术服务,就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些搅拌站已经认识到预拌混凝土的技术服务问题,并且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某工程混凝土供应量大,其中有大体积抗渗混凝土、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自密实高强纤维混凝土、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等,全部由一家搅拌站供应。在工程开工前,该搅拌站与业主协商,自出经费,请来专家,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和所供应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互动形式的混凝土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的混凝土分别制定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并选派技术人员到工程现场配合实施,包括对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等。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而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参与各方合作愉快,有效地保证了工期。一些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很重视技术服务,如,对大体积抗渗混凝土基础底板,无论工程大小,都制订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选派技术人员到工程现场配合实施,使得所供应混凝土的工程,基础底板无一出现裂缝和渗漏。参与重点工程无数,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其优质的技术服务是分不开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我们看到,那些成功的混凝土企业在技术服务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目前,还有大量的混凝土搅拌站,有的还没有重视技术服务,或者在这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误区。这方面的实例非常多。
问题一,提供了技术服务,但很不到位。
有些混凝土公司是缺乏针对具体工程具体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措施,有些是没有进行必要的配合落实。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某搅拌站在进入冬季施工前,制定了冬季施工措施,但没有进行必要的现场配合实施(甚至没有发放到位,没有发放到所有的工地),致使某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工程误认为加了防冻剂的混凝土不需要采取其他冬季施工措施,最终造成结构冻坏。又如,某搅拌站为某工程特殊部位供应微膨胀混凝土,仅提供了微膨胀混凝土的资料,未制定具体的施工和养护措施,认为施工单位知道微膨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结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拆模较早、养护不足等问题,造成很严重的结构开裂。再如,某搅拌站为降低成本,采用同时掺加粉煤灰和磨细矿粉两种掺和料的方法,按惯例给工地发放配合比通知单,但没有强调配合比的变化和相应的施工措施,结果,施工单位还按原来的方法和程序施工,造成试块强度合格,但结构强度不够,结构表面不美观。另如,某搅拌站为某工程供应C55混凝土,浇注墙体,未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单位认为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硬化快,所以拆模较早,并且拆模后立即浇水养护,正赶上水泥水化放热高峰,混凝土内外温差太大,造成墙体大量裂缝。
问题二,技术服务缺乏主动性。
这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方面,没有配合施工单位制定出合理的指标,有些(而且是很多)施工单位缺乏混凝土方面的知识,制定的技术指标(如坍落度)不符合施工现场情况,混凝土搅拌站被动地按照施工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生产混凝土,结果生产出的混凝土要么因坍落度不满足要求被退回,满足要求的施工起来又很困难。如,某搅拌站为某工程供应泵送混凝土,运距较远,施工单位要求的坍落度不仅小,而且要求误差远小于《预拌混凝土》GB/T14902中规定,生产和施工都非常困难,甚至搅拌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经常发生不愉快,后经多方调解,才修改了技术指标等要求,使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类似问题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是以终止合同而告终。又如,某搅拌站为某工程供应泵送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屋顶保温层,因屋顶坡度较大,混凝土多有滑落,造成巨大的浪费;后经多方调解,修改了施工方案,将泵送改为塔吊,问题才得到解决。
问题三,技术服务存在片面性。
主要表现在,只重视大型工程、重点工程的技术服务,对普通工程尤其是中小工程重视不够。大型工程和重点工程技术难度大,常常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特殊的要求,这时,混凝土搅拌站往往能够根据工程特点和难度采取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选派技术人员配合实施等技术服务,工程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对于普通工程尤其是中小工程,混凝土搅拌站(尤其是大型搅拌站)常常认为事情比较简单,随便复制一个混凝土施工方案,略做修改,就算完事,有的甚至连这点都做不到;殊不知,中小工程虽然简单,但施工队伍的水平和经验常常是比较的低,施工组织也比较差,他们常常不看施工技术要求,对混凝土的使用非常随便,甚至经常出现混凝土放置时间过长,坍落度不满足要求时随便加水等情况,出现问题和事故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问题四,不重视技术服务。
有些人甚至认为,搅拌站的责任和任务是生产合格的混凝土,其它的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这种现象多发生于综合实力较差的中小型搅拌站,舍不得或没有能力投入必要的金钱和人力,盲目地追求高额利润,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当然也得不到与之相应的效益和利润。有些搅拌站本身技术力量就比较薄弱,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产品已不容易,甚至自己还弄不清楚,更谈不上技术服务。这样的企业要么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改变自己的认识,要么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观念和认识上存在着误区。首先表现在服务意识方面,没有认识到服务是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事情。其次是对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缺乏责任感;因为我们生产的是预拌混凝土而不是混凝土结构,我们更关心混凝土的质量而不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施工单位的状况缺乏认识,认为自己明白的事情,想必别人也明白,其实别人或者不明白,或者至少还没有完全明白;还有认为施工单位不必知道我的预拌混凝土是怎么做的,知道怎么用就行了,事实上,当施工单位在不清楚采取特殊措施的原因的情况下,有时甚至认为这些措施是不必要的,没有引起重视,自然也就做不好。
(四)预拌混凝土技术服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做好预拌混凝土的技术服务,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 在思想上要重视技术服务。
没有思想上的重视,任何事情都是做不好的。一个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要长远发展,没有优质的技术服务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不做长远打算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只想在近期内赚些钱,也需要做好眼前担负的事情,否则,工程一旦出了问题,混凝土款很难要得回来,甚至还会有连带责任。
⑵ 对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要付有责任感。
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生存,从而关系到搅拌站的利益;对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企业负责。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才能使这种责任感落到实处。具有这种责任感,有助于提高服务的意识和主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技术服务的质量。
⑶ 技术服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的工程、同一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的施工季节和施工环境,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的状况、不同的混凝土、不同的施工方案等等,要针对具体的服务对象,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或技术交底,有些时候,这样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千篇一律地制定个施工方案或技术交底就算完事,往往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⑷ 要保证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作为技术服务的内容,我们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这还不够,我们必须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以保证其得到实施;在有必要时,还要选派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施工单位实施这些方案和措施。
⑸ 技术服务要有一定的主动性,要及早考虑。
技术服务不仅是在供应混凝土的过程中和过程后,要及早考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根据工程情况和施工单位情况,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在供应混凝土前就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预测,在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帮助他们完善其中与混凝土有关的内容,提出合理的混凝土技术指标、浇筑方案、拆模时间、养护措施等,这样不仅方便了施工单位,更方便了混凝土供应,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资金。
⑹ 千万不要忽视对中小工程的技术服务。
针对中小工程,不仅要了解工程的具体特点,更要了解施工人员的素质,不仅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更要注重配合实施,以保证中小工程的结构质量。
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迅速,整个行业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服务意识的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技术服务必将得到整个行业的广泛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预拌混凝土在技术服务方面,一定能够与时俱进。